2025年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少见并发症是:2025年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临床表现有何特点
今天给各位分享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少见并发症是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临床表现有何特点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简述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常见并发症。
【答案】: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并发症,包括营养性贫血、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缺乏、感染、自发性低血糖等。
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并发症:(1)营养性贫血:最多见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亦可见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或二者兼有。(2)各种维生素缺乏:常见者为维生素A缺乏,也有维生素B、C的缺乏。
营养不良常见的并发症包括营养性贫血,其中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最为常见,贫血与铁、叶酸、维生素B12和蛋白质等造血原料缺乏有关。营养不良还可能导致多种维生素缺乏,尤其是脂溶性维生素A和D的缺乏较为常见。在营养不良期间,维生素D缺乏的症状可能不明显,但在恢复期生长发育加速时,症状会更加明显。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症的临床表现因个体差异、严重程度、发病时间等因素而不同。临床症状包括体重不增和减轻,皮下脂肪减少和消失,以及全身各器官系统不同程度的功能紊乱。临床上一般分消瘦型(marasmus)、水肿型(kwashiorkor)和混合型(marasmus-kwashiorkor)3型。
【答案】:A 解析:营养不良可有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缺乏,尤以脂溶性维生素A、D缺乏常见。而从临床表现看,维生素D缺乏(D错)时营养不良的症状不明显,维生素D缺乏在恢复期生长发育加快时营养不良的症状才比较突出,因此维生素A缺乏最常见(A对)。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症简介
1、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症(protein-energy malnutrition, PEM)是一种因蛋白质和能量长期摄入不足所致的营养缺乏病。根据临床特征可分为干瘦型、浮肿型和混合型。
2、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病理变化包括心脏、肝脏、肾脏等器官的损害。11 临床表现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临床表现因个体差异、严重程度、发病时间等因素而不同。12 并发症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并发症包括水和电解质紊乱、常伴有其他营养素缺乏症、全身免疫功能低下等。
3、【避错】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PEM)是由于缺乏能量和(或)蛋白质所致的一种营养缺乏症,主要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临床上以体重不增、体重下降、皮下脂肪减少和皮下水肿为特征,常伴有各器官系统的功能紊乱。营养不良可有多种维生素缺乏,尤以脂溶性维生素A缺乏常见(哭而无泪、毕托斑)。
4、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足:这种营养缺乏症是由能量和(或)蛋白质供应不足引起的,也被称为蛋白质及热量供应不足所导致的病症。医学上,这种状况被称作“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不属于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常见并发症的是
1、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常见并发症有:(1)营养性贫血:最多见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亦可见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或二者兼有。(2)各种维生素缺乏:常见者为维生索A缺乏,也有维生素B、C的缺乏。
2、【答案】: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并发症,包括营养性贫血、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缺乏、感染、自发性低血糖等。
3、解析:营养不良可有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缺乏,尤以脂溶性维生素A、D缺乏常见。而从临床表现看,维生素D缺乏(D错)时营养不良的症状不明显,维生素D缺乏在恢复期生长发育加快时营养不良的症状才比较突出,因此维生素A缺乏最常见(A对)。
4、【答案】:A 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可由多种维生素缺乏,以维生素A缺乏常见。营养不良时维生素D缺乏症状不明显,恢复期生长发育加快时可伴有维生素D缺乏。
5、【答案】:E 营养不良可并发自发性低血糖,患儿可表现为面色灰白,神志不清,脉搏减慢,呼吸暂停,体温不升,但一般无抽搐,若不及时诊治,可导致死亡。故选E。
6、营养不良分为消瘦型、水肿型和消瘦水肿型。其并发症最多见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各种维生素缺乏、感染、自发性低血糖。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简介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病理变化包括心脏、肝脏、肾脏等器官的损害。11 临床表现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临床表现因个体差异、严重程度、发病时间等因素而不同。12 并发症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并发症包括水和电解质紊乱、常伴有其他营养素缺乏症、全身免疫功能低下等。
蛋白质一能量营养不良是指由于能量和蛋白质摄人不足而引起的营养缺乏病。(1)常见的原因有:①食物摄入不足;②需要量增多;③消耗增加;④其他疾病,如胃肠道疾病等。(2)按临床表现可分为:①水肿型营养不良:主要由于摄入蛋白质的质量差且数量严重不足,多见于4个月~5岁的/小儿。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症(protein-energy malnutrition, PEM)是一种因蛋白质和能量长期摄入不足所致的营养缺乏病。根据临床特征可分为干瘦型、浮肿型和混合型。
- 消化吸收不良:伴随其他疾病的长期呕吐、腹泻及消化吸收障碍;- 机体需求增加:婴幼儿、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等对营养需求增加,但供给不足。 其他因素:此外,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肿瘤、结核、糖尿病等消耗性疾病会增加体内各种营养物质的消耗。如果补充不足,也可能导致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儿科重点汇总(4节-3)
1、重度营养不良:热卡从40~60kcal(1636~2504kJ)/(kgd)、蛋白质5~2g/(kgd)、脂肪1g/(kgd)开始,首先满足患儿基础代谢需要,以后逐渐增加,按中度营养不良同样步骤调整。促进消化 给予各种消化酶(胃蛋白酶、胰酶等)以助消化。
2、肌注维生素D320万~30万IU,一般1次即可,1个月后随访若明显好转,改预防量口服维持,若好转不明显,可再肌注1次(重点)。(3)补充钙剂:口服或肌注维生素D之前一般不需先服钙剂,但3个月以内小婴儿或有过手足抽搐搦症病史者,肌注前宜先服钙剂2~3日,肌注后再继续服至2周(提醒)。
3、第一节 小儿造血及血液特点 (一)造血特点 小儿造血过程分为胚胎期和生后两个阶段。在胚胎期,造血始于卵黄囊,随后转移到肝,最后在骨髓内完成。这一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中胚叶造血期、肝造血期和骨髓造血期。中胚叶造血期在胚胎第3周开始,至第6周后,造血活动逐渐减退。
4、加强了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强化了法律观念,组织学习了相关法律知识,并灵活运用到工作中去。 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工作秩序,使小儿科护理工作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
5、针刺疗法:取足三里、中脘、天枢、脾俞。发热加曲池,呕吐加内关、上脘,腹胀加下脘,伤食加刺四缝,水样便多加水分。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每日1~2次。 推拿疗法:补脾土400次,推大肠400次,清小肠300次,摩腹5分钟,揉脐5分钟,揉龟尾500次,推上七节200次,揉板门50次。
6、重点加强对新入院护士、聘用护士、低年资护士的考核,强化她们的学习意识,护理部计划上半年以强化基础护理知识为主,增加考核次数,直至达标,儿科护士长 工作计划。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症表现什么症状?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小儿最先出现体重不增,继之体重下降,皮下脂肪减少,逐渐出现消瘦,病久者皮肤干燥、苍白、烦躁不安,肌肉松弛,身高也低于正常。
体重不增是最先出现的症状,继之体重下降,病久者身高也低于正常。皮下脂肪逐渐减少或消失,首先为腹部,其次为躯干、臀部、四肢,最后为面颊部。腹部皮下脂肪层厚度是判断营养不良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随营养不良程度加重,除体重减轻、皮下脂肪减少更明显外,逐渐出现全身症状及生化代谢改变。
蛋白质一能量营养不良是由于缺乏能量和(或)蛋白质所致的一种营养缺乏症,主要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临床上以体重明显减轻、皮下脂肪减少和皮下水肿为特征。体重不增为其早期表现。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少见并发症是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临床表现有何特点、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少见并发症是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