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中芯国际收入断崖:22年495亿,23年跌至452亿,24年没想到
近几年来,我国在科技领域频频大放异彩,从人工智能到机器人生产,无不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
而芯片产业也在我们一步一步的努力下成为了世界领先的产业,在这之中,又属中芯国际走的最远,站的越高。

但中芯国际的收入这几年却可谓是跌宕起伏,在22年迎来重大升值465亿后,23年却降到了452亿,这等波澜起伏看着大家都很揪心。
那么24年中芯国际的营收是多少呢?
一、你对中芯国际了解多少?
你可能听过“芯片”这个词,但未必清楚中芯国际是干嘛的。简单来说,它就是一家专门帮别人造芯片的工厂。
打个比方,苹果设计了一款iPhone的芯片,但自己没生产线,就会找台积电、三星或者中芯国际这样的代工厂,把芯片图纸变成实物。

中芯国际于2000年在上海成立,算是中国芯片制造的“扛把子”,全球排名第四。
我们把高纯度硅做成圆形薄片,这种材料在制成后被叫做“晶圆”,直径越大工艺越厉害,目前常见的尺寸是8英寸和12英寸。
在晶圆被制造出来后,我们需要用激光在晶圆上刻出纳米级的电路,比如14nm、7nm工艺,数字越小越先进。

在这里我们要额外注意纳米这个度量单位,要知道一根头发丝的直径越5万纳米,人造的7nm和14nm那得有多细,这也能看出工艺的不凡。
而7nm比14nm的晶体管更小,同样面积能塞进更多电路,性能更强、功耗更低。
而制造它们所用到的光刻机,一台阿斯麦的极紫外光刻机售价要飙到1.5亿美元,价格贵不说,还经常被美国卡脖子限制购买,由此可见中芯制造的不易。

中芯国际的主要任务,就是在中国本土用这些技术和设备,生产出能用的芯片。
二、收入“过山车”
2022年中芯能够营收495亿,有一定原因是因为疫情过后,全球掀起一波芯片热。

在“缺芯潮”的红利下,全球抢芯片,中芯国际作为世界第四,自然也赚得盆满钵满。
但是在2023年时,这波缺芯热得到了缓解,收入也减少到了452亿相较去年突然跌了8.6%,一年少赚了近43亿。

23年收入降低的并不只是中芯一家,疫情过后,大家疯狂买手机电脑,结果2023年需求断崖,全球智能手机销量都跌了12%。
手机电脑都卖不出去,制造商们更不可能购买芯片充当库存。
毕竟这种更新迭代非常快速的东西,一旦后续出了新品,那现有的就会大大贬值。因此制造商们纷纷砍单,直接导致收入缩水。

不仅如此,美国为了限制我国发展,2022年直接搞了个“芯片法案”,限制向中国出口14nm以下先进制程的设备。
因此中芯国际的高端芯片生产线直接被卡脖子,14nm工艺收入暴跌,2023年其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60.25%,毛利率也下降到19.3%。

三、2024年的逆袭
在2024年中芯国际的收入数据公布后,大家迎来了一个大快人心的消息。
中芯国际2024年的收入达到了578亿,意外反弹27.7%,甚至比2022年的收入还要高。

这一次中芯国际的收入逆转,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产业的创新和在被美国制裁后,重新切换赛道选择与同胞们紧密抱在一起,共同对抗制裁。
有人说2024年中芯国际的营收反转,像极了爽文套路——打不过就换赛道。
首先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次营收数据中,中芯国际的中国区收入占比实现一个大幅度猛增,直接上升到了89.1%。

这其中很大一部分的芯片都是中国品牌的手机方采购的。
随着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的科技制裁越来越严重,大家深刻意识到了自主研发的重要性。
因此国产手机品牌集体转向国产芯片,比如某手机品牌的一款芯片,据悉就是中芯国际用7nm工艺生产的。
简单说就是,美国不卖芯片给中国,中国就自己造,造不了高端的就先造中低端。

虽然作为国产芯片,中芯国际目前的技术还不能比上美国,但是有压力才有动力,相信中国科研人员的研发能力,追上美国指日可待。
第二点是中芯国际更改了产品的侧重方向,把宝押在了12英寸晶圆上。
这种晶圆的特点就是一个大,虽然12英寸和8英寸只有4英寸的差别,但是一整个圆的面积却是8英寸的2.25倍,制造12存晶圆不仅能切出更多芯片,成本也更低。

除此之外,中芯国际还蹭上新能源汽车的风口,新能源汽车一辆车要用1000多颗芯片,是燃油车的2倍。
因此要想实现逆风翻盘,新能源汽车芯片是中芯国际急需抓住的良机。很显然,2024年的中芯国际抓住了这个机会。
除了国产手机的芯片订单,中芯国际的汽车芯片收入占比也得到了显著的增加,这也是中芯国际迎来逆转的重大原因。

结语
中芯国际这三年的跌宕,其实是中国芯片产业的缩影。
短期时间内为了营收,我们可以先用成熟工艺养活自己,靠国产替代活下去,但是为了长期发展,必须突破先进制程,否则永远受制于人。
未来的中芯国际,必然会形成新的格局,也迎来重大创新。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参考资料:
《营收狂奔、利润失速,中芯国际“芯”事几何?|直击业绩会》
国际金融报 2025年2月12日22:15 上海
《近三年中芯国际收入断崖:22年495亿,23年跌至452亿,24年没想到》
普朗鸣2025-2-12 16:52河南
《8寸VS12寸晶圆:设备、工艺与成本深度剖析》
2025-01-06 13:45·芯片失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