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属于什么科,川崎病主要看什么指标
今天给各位分享川崎病属于什么科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川崎病主要看什么指标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伤「心」的川崎症好发季来了!
结果发现「川崎症」被票选为「儿科十大棘手疾病之首」,竟连对儿科最擅长的儿科专科医师也对川崎症感到棘手,那么其他的非儿科医师、护理人员及家属肯定更加感到这个疾病的变化多端。
台湾川崎病发生率高,且病因未明,事前预防较为困难;医师指出,川崎病好发于6个月至6岁以下的婴幼儿,并以4-6月最常见,家长若发现婴幼儿高烧不退,千万不要忽视,应立刻就医诊治。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发热、淋巴结肿大、皮疹、眼部充血、指端硬肿等,使用抗生素、退烧药体温不降。此病最早由日本的川崎先生发现,故命名为川崎病。
川崎病的病因及治疗方法
1、川崎病的治疗方法 丙种球蛋白近年研究已证实,早期静脉输入丙种球蛋白加口服阿司匹林治疗,可降低川崎病冠状动脉瘤的发生率。必须强调在发病后10天之内用药。
2、侵犯心脏血管系统 :是造成川崎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约15-20% 之川崎病患者会引起冠状动脉瘤。
3、川崎氏病Kawasakis disease的发病原因不明,主要症状包括儿童有发烧,眼睛,手,脚,嘴和舌头红肿。川崎氏病通常在一两个月内自行消退。但是有少数儿童可能会发生血管炎和冠状动脉瘤的后遗症。
4、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mucocutaneous lymphnode syndrome),主要是以皮肤粘膜出疹、淋巴结肿大和多发性动脉炎为特点的急性发热性疾病。1967年由川崎富作用首先报告。
5、最后,川崎病也称为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它是一种全身血管疾病。川崎病会导致发烧和皮疹等症状。主要与感染有关,痔疮疾病的感染因素更复杂,到目前为止发现确切原因是不可能的,川崎病主要有关过敏和环境污染。
6、川崎病的最大危害是损害冠状动脉,是小儿冠状动脉病变的主要原因,也是成年后发生冠心病的潜在危险因素。在我国以7~9月发病较多。
极易被误诊为普通感冒的“川崎病”
由于川崎病首发症状是高烧,身上同时伴发有疹子,因此常常会被误诊为感冒、麻疹、手足口或猩红热。
小儿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mucocutaneous lymph node syndrome,MCLS)又称川崎病,是1967年日本川崎富作医师首选报道,并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疾病。本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小儿疾病。
川崎病 川崎病刚发病时像极了感冒发烧,先是发烧39度多,如果不及时治疗或者误诊,高烧可持续一到两周。
说到川崎病,很多人可能都没有听说过。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专家介绍,川崎病常常伪装成小孩感冒发烧时的样子,但在短时间内会对孩子的重要器官造成严重影响和损害。
川崎病多表现为发烧,颈部非脓性的淋巴结肿大,起红斑,手足水肿,眼结膜充血;两者在治疗的方面也有很大的不同。
关于川崎病属于什么科和川崎病主要看什么指标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