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营养性疾病管理技术规范的内容,儿童营养性疾病及常见疾病登记范围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儿童营养性疾病管理技术规范的内容,以及儿童营养性疾病及常见疾病登记范围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儿童健康检查服务技术规范的技术规范
1、(1)血红蛋白或血常规检查:6~9月龄儿童检查1次,1~6岁儿童每年检查1次。(2)听力筛查:对有听力损失高危因素的儿童,采用便携式听觉评估仪及筛查型耳声发射仪,在儿童124和36月龄各进行1次听力筛查。
2、口腔健康检查。儿童应该在第一颗乳牙萌出后6个月内,由家长选择具备执业资质的口腔医疗机构检查牙齿,请医生帮助判断孩子牙齿萌出情况,并评估其患龋病的风险。此后每半年检查一次牙齿。局部应用氟化物预防龋病。
3、儿童健康检查服务技术规范、儿童健康检查及评价的标准。 高危筛查技术规范。 母乳喂养的优越性;早开奶的意义。 母婴健康素养55条。
4、就可以看出国家对于儿童眼部的保健重视,希望能够借此让儿童拥有健康的事例。在这次新规定颁发之后,0~6岁的儿童可以享受免费的眼部护理和检查,对于很多的家庭来讲,实际上是一个非常不错的规定。
5、入园检查 幼儿入园前必须在指定的市、县妇幼保健院进行全面健康查,经体检、化验等项目检查,确无传染性疾病,且最近二个月内无传染病接触史者方可入园。对离园一个月以上或去外地(离开本市)返回时,须重新体检方可回园。
幼儿园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
幼儿园食品安全制度1 食品卫生应有专人负责,成立食品卫生管理委员会,定期检查食品卫生情况,总结经验,及时解决问题,不断提高儿童食品卫生的质量。 根据季节供应情况,制定适合各年龄组儿童的食谱。
学校食堂原则上自主经营,应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各地和学校要建立健全食堂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管理制度,明确学校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主体责任和校方管理人员。
法律依据:《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 第二条 实施学历教育的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以下统称学校)集中用餐的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适用本规定。
管理制度如下:幼儿园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是一种关于食品采购加工等的规章制度,其目的是为了幼儿能健康安全的成长,入口的食物是一定要安全的,幼儿的消化功能不像成人那么完善,如果吃了不安全的食物,很容易就会出现问题的。
冷食类食品、生食类食品、裱花蛋糕应当按照前款规定留样,其他加工食品根据相关规定留样。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二十四条 制定食品安全标准,应当以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为宗旨,做到科学合理、安全可靠。
法律依据:《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第十九条中小学、幼儿园应当培养学生健康的饮食习惯,加强对学生营养不良与超重、肥胖的监测、评价和干预,利用家长学校等方式对学生家长进行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
儿童营养性疾病管理技术规范的介绍
1、为贯彻落实《全国儿童保健工作规范(试行)》(卫妇社发〔2009〕235号),进一步规范儿童保健服务,提高儿童保健工作质量,2012年4月20日,卫生部办公厅以卫办妇社发〔2012〕49号印发《儿童营养性疾病管理技术规范》。
2、)一般治疗:合理喂养,给予含铁丰富的食物;也可补充叶酸、维生素B12(VitB12)等微量营养素;预防感染性疾病。2)病因治疗:根据可能的病因和基础疾病采取相应的措施。
3、喂养与营养 提倡母乳喂养,指导家长进行科学的食物转换、均衡膳食营养、培养儿童良好的进食行为、注意食品安全。预防儿童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超重/肥胖等常见营养性疾病的发生。
4、~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1 服务对象 辖区内居住的0~6岁儿童。 服务内容 (一)新生儿家庭访视 新生儿出院后1周内,医务人员到新生儿家中进行,同时进行产后访视。
5、对低体重、生长迟缓、消瘦、超重/肥胖、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及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儿童进行登记管理,及时干预,记录转归。儿童营养性疾病与其它疾病要分页记录。
6、、区域性的中小学卫生保健机构、妇幼保健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根据职责或者相关主管部门要求,组织开展区域内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的监测、技术培训和业务指导等工作。
什么是儿童保健
1、儿童保健是研究儿童的生长发育、神经心理发育、营养与喂养、疾病防治、健康管理和生命监测等的一门综合性学科,以保护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目标。
2、儿保就是儿童保健,一般都是要有一本儿童保健手册,在妇幼保健院取(或者和大人的孕妇保健手册在一个地方办),孩子出生后的体检一般都是根据手册上的时间进行的,此手册一般地方还与孩子将来升学有关,需要在上小学时提供。
3、儿童保健的目的主要是以七岁以下小儿为重点,根据其不同时期的生理特点,进行系统的保健管理,及时发现问题早期矫治,降低患病率和死亡率,提高儿童健康水平,促进全面发展。
4、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是指以学前儿童 (0~7岁)身心发展特点及规律为基础,研究促进学前儿童正常生长发育、维护和 增进学前儿童身心健康的一门学科。
5、儿保科即儿童保健科,是负责对儿童健康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利用。儿童保健包括了医学、教育学、心理学、营养学、以及美学等多方面学科,全方面的对儿童进行综合保健。
6、儿童健康是每一位家长都十分关心的问题,而儿童保健的主要内容就是要让孩子身体、心理都健康成长,实现全面发展。那么儿童健康的保健知识包括哪些内容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儿童营养性疾病管理技术规范的内容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儿童营养性疾病及常见疾病登记范围、儿童营养性疾病管理技术规范的内容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