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外血肿术后护理措施,硬膜外血肿术后护理措施错误的是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硬膜外血肿术后护理措施,以及硬膜外血肿术后护理措施错误的是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急性硬脑膜外血肿简介
1、疾病概述 硬脑膜外血肿是位于颅骨内板与硬脑膜之间的血肿,好发于幕上半球凸面,十分常见,约占外伤性颅内血肿的30 %左右。分为慢性与急性硬脑膜外血肿。
2、典型的急性硬脑膜外血肿常见于青壮年男性颅骨线形骨折病人,以额颞部和顶颞部最多,这与颞部含有脑膜中动、静脉,又易为骨折所撕破有关。血肿的大小与病情的轻重关系密切,愈大愈重。
3、急性硬膜下血肿(acute subdural hematoma)的血肿位于硬膜下,受伤后3天内出现症状,是创伤性颅脑损伤中最常见的颅内血肿,发生率最高达70%。多在脑挫伤基础上发生,好发于额颞顶区,可在外力作用点的相应部位或对冲部位。
4、硬脑膜外血肿是指伤后2~3周以上出现血肿者。一般而言,伤后13天以上,血肿开始有钙化现象即可作为慢性血肿的诊断依据。本病以青年男性为多,可能是因为硬脑膜在颅骨上的附着没有妇女、儿童及老人紧密,而易于剥离之故。
5、急性硬脑膜下血肿是指头伤后3天内发生的血肿且血肿位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的间隙,在硬脑膜下血肿中,急性的发生率最高,约占70%。常继发于严重脑挫裂伤,特别是对冲性脑挫裂伤。
硬膜外血肿可以静养吗?
既然医生建议在家静养,那就提示血肿量小不需开刀治疗,严格意义讲颅内存在出血应为住院指征,但也需根据具体情况来说,如血肿量微小,外伤时间长(超过48小时),家里具体情况难以承担。在家静养也可考虑。
这种情况如果是脑外伤引起了硬膜外血肿一般是有脑膜的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如果血肿不大,没有引起脑组织的压迫可以保守治疗的,如果一周以上复查CT血肿没有增大,没有脑组织压迫水肿,头痛不明显应该是稳定了。
受伤已经快一个月了,说明保守治疗有效。血肿完全吸收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注意休息,不能参加重体力劳动或锻炼,饮食清淡为主,忌烟酒、辛辣。
颅骨缺损留待2~3月之后择期修补。②骨瓣开颅硬膜外血肿清除术:适用于血肿定位明确的病例。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行成形骨瓣开颅。
急性硬膜外血肿怎么进行现场护理
1、⑴卧位:患者回病房后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6h后抬高床头15°~30°,头颈部枕冰枕或戴冰帽,以减轻脑水肿,降低脑细胞的耗氧量,减少头部伤口渗血。要保持头部敷料干燥,防止伤口感染。
2、)手术治疗:通常多采用骨窗开颅或骨瓣开颅术,便于彻底清除血肿、充分止血和必要时行硬膜下探查,是硬膜外血肿沿用已久的术式。
3、对于颅内压高,危及生命的特急性硬膜外血肿的紧急抢救,可行钻孔穿刺清除硬膜外血肿,先行锥孔或钻孔排出部分液态血肿。其适应证为病情相对稳定,出血量约30~50ml,经CT检查明确定位,中线移位达0.5cm以上,无继续出血者。
4、应根据出血部位、出血量来制定治疗方案,出血量较小,无明显的神经功能障碍症状、生命体征平稳的患者可进行保守治疗,止血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病人意识状态的变化。
5、(2)骨瓣开颅硬膜外血肿清除术 适用于血肿定位明确的病例。(3)钻孔穿刺清除硬膜外血肿 适用于特急性硬膜外血肿的紧急抢救,为暂时缓解颅内高压,赢得时间,先行锥孔或钻孔排出部分液态血肿。
刘先生,26岁,不慎从高处坠下。头部右侧着地,当即昏迷,4-5分钟后清醒...
虚弱得已近昏迷的刘德云被救援官兵抬出来时,看到了自己的女儿。随即,他的目光指向自己的左手腕。女儿扑上去,发现父亲左手腕上歪歪扭扭写着一句话:“我欠王老大3000元。” 经过324医院野战医疗队的紧急抢救,刘德云第二天就清醒过来。
必要时可考虑将纱布或者压舌板垫在他的上下齿之间;患者抽搐痉挛停止、进入昏睡状态后,使患者处于侧卧位,将头转向一侧,适当拍拍背,让患者口中的唾液和呕吐物流出,避免窒息,同时舌根也不易后坠而阻塞气道。
这时头部没有外伤,也可能发生脑部出血,如果意识模糊或昏迷不醒时,应使其躺下,尽快联络救护车。 ③出现这些情况时,必须求医诊治: 平常不呕吐的孩子却发生呕吐或表情不对时应求医诊治。
年6月24日,黄家驹在东京富士电视台录制节目时不慎从舞台上跌落成重伤,之后昏迷不醒;6月30日,黄家驹在日本东京去世,终年31岁;7月5日,黄家驹的遗体被运往将军澳华人永远坟场15段6台25号安葬。
最后要提醒大家的是,如果小孩子是从高处坠落,头部先着地,而且活动异常的话,一定不要随意搬动小孩,或让小孩子头动,要先用硬物固定头部和身体,同时拨打120或尽快就医检查治疗。
头伤后立即发生短暂性昏迷,时间在30分钟内,清醒后常有近事遗忘、头痛、头晕、恶心、厌食、呕吐、耳鸣、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血压,呼吸和脉搏基本正常。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腰椎穿检查脑脊液压力和成分正常。
硬膜外血肿怎么处理
通常多采用骨窗开颅或骨瓣开颅术,便于彻底清除血肿、充分止血和必要时行硬膜下探查,是硬膜外血肿沿用已久的术式。
急性硬膜外血肿,原则上一经诊断即应施行手术,排除血肿以缓解颅内高压,术后根据病情给予适当的非手术治疗。
应及时改用骨瓣开颅清除血肿。这种操作简便易行,有利于迅速挽救患者生命,用于特急性硬膜外血肿的紧急抢救,可暂时部分缓解颅高压,赢得时间,常常用于院前或术前急救。
血肿比较大,出血量超过20ml 的一般还是手术治疗比较妥当。如果保守治疗应当:(亚急性和慢性血肿 手术指证可以放宽到30ml左右,但应结合病人症状和意识状态等情况。比如脑水肿比较严重的 还是应该手术)急性期使用脱水药物。
治疗:急性硬膜外血肿的治疗,原则上一经诊断即应施行手术,排除血肿以缓解颅内高压,术后根据病情给予适当的非手术治疗。
硬膜外麻醉病人术后护理
麻醉后为了防止蛛网膜下腔的脑脊液渗漏到硬膜外腔,引起低颅压头疼就要尽量降低颅内脑脊液液平面的高度,所以要平躺六个小时。腰疼因人而异,还与穿刺点的情况、手法、穿刺的次数等情况有关,绝大多是不会发生腰背疼。
硬膜外麻醉如果没有出现脑脊液漏,术后平卧并不是有必要的。作为术后的护理,术后要求平卧只是一个护理常规。硬膜外麻醉的并发症可能造成术后腰背痛,不过是在术后几天时间,而不会在一年之后才出现症状。
硬膜外麻醉或腰麻的病人,术后要平卧6~12小时,以防术后头痛的发生。颈、胸、腹部手术之后,多采取半坐或半卧位。脊柱手术后的病人,要睡硬板床。四肢手术后的病人,须抬高手术的肢体或进行牵引。
腹部术后护理要点及措施1 慎选卧位 手术后患者卧床姿势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安危。在全身麻醉未清醒之前,应平卧并将头转向一侧,以防呕吐物误吸而窒息。
硬膜外麻醉护理麻醉的分类全身麻醉:吸入、静脉麻醉椎管内麻醉:腰麻、硬膜外麻、骶管麻醉局部麻醉:表面、局部浸润、区域阻滞、神经(丛)阻滞、静脉局部麻醉,广义的局麻包括椎管内麻醉。
保持正确体位,根据不同的麻醉方式及手术部位采用相应体位。
关于硬膜外血肿术后护理措施和硬膜外血肿术后护理措施错误的是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