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产前产后的饲养管理,母猪产前产后的饲养管理技术
今天给各位分享母猪产前产后的饲养管理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母猪产前产后的饲养管理技术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母猪的产后护理?
1、每天喂料3次。产后头2天控制饮水,以后保证有足够的饮水。特殊护理:对产后无奶或奶量不足的母猪可补喂一些豆浆、小米粥、胎衣汤、鱼汤等高营养食物。
2、如果发现仔猪下痢,应及时清除感染源,及时治疗。母猪分娩3天后,可开始自由活动,使其接触阳光,恢复体力,促进消化,有助于提高泌乳量。但是,活动时间不要太长,以免感冒和受惊。
3、首先加强护理,在产后8~12小时内不喂精料,但喂给豆饼、麸皮汤或调的很稀的汤料。产后2~3天不宜喂的太多,饲料要营养丰富,容易消化,视母猪膘情、体力、泌乳及消化情况逐渐加料。在产后5~7天逐渐恢复标准喂量。
4、因此,母猪产后要进行妥善的护理,让其尽早恢复健康,投入正常的生产。 饲养方面 分娩时体力消耗很大,体液损失多,母猪表现出疲劳和口渴,因此,要准备足够的、温热的1%盐水,供母猪饮用。
5、药物治疗。便秘较严重母猪可以采取药物治疗的办法,清热解毒药物为主,比如鱼腥草,板蓝根之类的药物 添加剂。柠檬酸和小苏打是治疗母猪便秘效果比较好的添加剂。可以往饮水里面添加,每头猪五克左右。
6、因此,母猪产后要进行妥善的护理,让其尽早恢复健康,投入正常的生产。 母猪产后要随时观察采食、体温变化,注意有无大出血、产后乳房炎、瘫痪、产后无乳等情况。对人工助产母猪要清洗产道,并且药物消炎。
母猪产前的管理
1、分娩前的喂养管理方法 母猪在分娩前应做好一切提前准备工作,在其中至关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便是消毒杀菌和隔热保温的工作。
2、注意一些细节:若是快生了,不要喂太多,肠道满的话,子宫的空间就小了。还有一些母猪羊水破了,还是焦躁不安,这些猪需要人按摩腹部,乳房,让其躺下,有利于分娩。
3、控制喂料量 如果母猪膘情好,乳房膨大明显,则产前1周应逐渐减少喂料量,至产前1-2天减去日粮的一半;并要减少粗料、槽渣等大容积饲料,以免压迫胎儿,或引起产前母猪便秘影响分娩。
4、母猪临产,要记牢临产期:从交配开始算,112——114天。通常把这个时段叫“三三三”制,就是“三”个月,加“三”个星期,再加“三”天。要看时间到没到,才能准确判断。
5、二是禁喂发霉、变质、冰冻、带有毒性和强烈刺激性的饲料。三是适量运动。在妊娠第1个月和分娩前10天,应减少运动,其他时间,母猪每天放牧或在大运动场逍遥活动1~2小时,夏天在早晚凉爽时进行,冬季在中午暖和时进行。
猪产房的饲养管理方法
为保证母猪的奶水充分,产力充足及仔猪出生重量,需要在产前1个月给母猪饲喂高品质哺乳母猪料(如康地哺乳母猪料5944),饲喂量达到3-5kg每天。
④在临产前3~7天将母猪迁入产房,使其适应新的环境。并要保持产房清洁、干燥、安静舒适、空气新鲜,冬季最好阳光充足。⑤安排有经验的饲养员轮流昼夜值班,尽量避免外人进入产房。
母猪产仔后的管理:要保持产房温暖、干燥和卫生。产房环境条件恶劣,产栏不卫生均可能造成母猪产后感染,出现发烧、食欲降低、乳量下降或无乳等,如不及时治疗,轻者导致仔猪发育缓慢,重者导致仔猪全部饿死。
日常保证母猪的充足饮水,有条件的养殖户可加喂一些优质青绿饲料或添加2%~5%的油脂,以促进母猪泌乳,减少便秘。⑤保持适宜的环境,做好防暑保温工作,及时清扫圈舍粪便,定期消毒和灭蝇。
自然养猪场户(特别是从外购猪苗的场户)要建立专门的隔离观察舍(栏、圈)和专门的病猪隔离舍(栏、圈)。新进猪应在隔离观察栏内饲养至少10天以上,统一防疫、驱虫,稳定后的健康猪只按体重大小分圈进入发酵床养殖。
适量运动 产前1周应停止远距离运动,改为在猪舍附近或运动场逍遥活动,避免因激烈追赶、挤撞而引起的流产或死胎。
关于母猪产前产后的饲养管理和母猪产前产后的饲养管理技术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