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喂养与营养(婴幼儿喂养与营养指南2023)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婴幼儿喂养与营养,以及婴幼儿喂养与营养指南2023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婴幼儿营养需求的特点
1、婴幼儿在成长发育过程中,能量需求量大,基础代谢率高,每天约需230kJ(55kcal)/公斤体重以支持生理活动和成长。(1)蛋白质是支持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关键营养素,根据中国营养学会的建议,婴儿每日蛋白质推荐摄入量为5~0克/公斤体重,1至2岁幼儿为35克/天,2至3岁幼儿为40克/天。
2、热能需求:- 婴幼儿由于新陈代谢活跃,对热能的需求相对较高。- 基础代谢:婴儿期所需热能的60%用于基础代谢。- 食物特殊动力作用:约7%-8%的热能消耗来自于此。- 活动消耗:1岁以内婴儿每日每公斤体重的活动热能需求约为15kcal。- 生长发育:前三个月约23%的热能用于生长发育,1岁时降至6%。
3、矿物质:如果婴儿能够取足够的奶量,婴儿均能够获得除了铁质之外的所有矿物质。因此,如果奶量不充足,并不需要额外添加过量的矿物质。不过,出生4个月后的婴儿,因为体内预先贮存的铁质已经被身体所利用,必须适当添加铁质营养剂,以满足体内对铁质的需要。
4、幼儿的营养需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能量:幼儿的能量需求包括基础代谢、生长发育、日常活动和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婴幼儿时期,基础代谢率高于成年人。生长发育所需的能量是小儿特有的需求,每增加1克体内新组织,大约需要14~28千焦(4~7千卡)的能量。
5、良好的营养为儿童正常生长和神经心理发育提供物质基础。对婴幼儿和儿童而言,营养供给首先满足生长、避免营养素缺乏。根据健康与疾病的发育起源理论,几乎所有的成人慢性疾病都与发育早期的环境有关,孕期和出生后早期良好营养能够避免胎儿和婴儿暴露于不良的环境中,从而降低成年后发生慢性疾病的风险习。
6、婴幼儿期(0-1岁)未发育好、对额外添加要求不高,母乳喂养是最重要的。乳母所需要营养素超过孕妇30%。2)幼儿期。(1-3岁)生长发育速度快,消化系统不完善,需要营养和得到的营养不成比例。这时的小孩特别需要增加营养素,容易缺钙、蛋白质、叶酸。
婴幼儿营养膳食的搭配技巧有哪些?
制定合理营养的幼儿膳食计划包括哪些内容 讲究科学合理。主副食相互搭配、荤素之间科学组合,甜咸、干稀、粗细有机结合,每周大米、面食交叉互补、花色多样,如 鸡蛋炒饭、面条、米线、营养粥等,孩子们非常喜欢。 讲究营养平衡。
保持水分平衡:宝宝需要充足的水分来维持生命活动。除了母乳和配方奶粉外,还可以给宝宝喝适量的水或果汁。 避免添加糖分和盐分:过多的糖分和盐分对宝宝的健康不利。尽量避免给宝宝喂食含糖和盐的食物,如糖果、饼干、咸菜等。
选料科学,针对性强 幼儿食材的选料必须以易咀嚼、易消化、性能平和为标准。3-6岁的宝宝肠胃娇嫩,需要妈妈巧妙地安排每日均衡膳食。未来星儿童成长牛奶消健型,特别添加DHA藻油+益生元,呵护孩子肠胃,帮助构建体内好环境,促进营养的吸收。
婴幼儿有何营养需求?为何提倡母乳喂养?
1、⑤乳母膳食营养充足时,婴儿在前6个月内所需要的维生素基本上可从母乳中得到满足。母乳喂养儿应在出生2~4周后补充维生素D和多晒太阳。(2)母乳(尤其是初乳)含有丰富的抗感染物质,能提高婴儿对疾病的抵抗力。
2、提倡母乳喂养的原因有很多,以下是其中的一些主要原因:营养成分丰富: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这些营养物质对婴儿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而且,母乳中的营养成分比例适中,易于婴儿消化吸收。
3、因为母乳喂养有很多的好处:(1)母乳营养成分好,含有适合婴儿生长发育需要的各类营养要素,而且随着婴儿月龄的增长,母乳成分也会随之改变与婴儿的需要相适合。母乳中所有的蛋白质和脂肪质量好,利用率高,容易被婴儿消化吸收,而不像牛奶中含的蛋白质成分不易被婴儿吸收。
4、产后提倡母乳喂养有以下几个重要的原因:营养丰富:母乳是新生儿最理想的食物,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能够满足婴儿的生长和发育需求。免疫保护:母乳中含有丰富的抗体和免疫细胞,可以帮助婴儿抵抗各种疾病和感染。
婴幼儿喂养与营养指南2022
1、维生素D是婴幼儿成长不可或缺的营养素。指南推荐纯母乳喂养的婴儿在出生后数日内开始补充维生素D,每天剂量为10微克。同时,应定期监测婴儿的体格指标,确保健康成长。总结起来,《中国婴幼儿喂养指南(2022)》旨在为家庭育儿提供科学的指导,通过合理喂养、均衡膳食和适量运动,促进婴幼儿的健康成长。
2、第五项准则注重饮食卫生和进食安全,保证食物安全和环境卫生。第六项准则强调定期监测体格指标,确保宝宝健康生长。对于0~6月龄婴儿,母乳喂养的指南尤为重要,应当注重母乳的营养供给和喂养的科学性。学龄前儿童的膳食指南同样重要,确保其获得均衡的营养,支持其身体和大脑的健康发展。
3、WHO推荐的婴幼儿最佳喂养方式为从出生到6月龄的纯母乳喂养,此后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或2岁以上,同时自婴儿6月龄开始,及时、合理、适量且安全地添加辅食和补充营养素。
4、中国营养学会近日发布了针对不同年龄段婴幼儿的最新膳食指南,分为《0-6月龄婴儿母乳喂养指南》、《7-24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和《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这份权威指南由国家卫计委委托编制,为婴幼儿提供科学、全面的膳食建议,以确保他们的营养需求得到满足。
5、新鲜的里脊肉适合1岁以下孩子,应避免过多预包装肉类食品,因其钠含量高或添加剂过多。烹饪时,采用清水浸泡和加入生姜或柠檬等简单方法去腥。 家长应根据孩子年龄下载相应的喂养指南,确保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
要想婴幼儿吃得好,吃的健康,家长就要知道哪几点?
1、以身作则:家长应该成为孩子的榜样,自己要有良好的饮食习惯。孩子会模仿父母的行为,如果家长能够坚持健康饮食,孩子也会受到影响。 创造愉快的用餐环境:为孩子创造一个舒适、温馨的用餐环境,可以让孩子更愿意坐下来好好吃饭。可以在餐桌上放上孩子喜欢的餐具、餐巾纸等,让用餐变得更加有趣。
2、均衡饮食:确保宝宝的饮食包含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这通常意味着要有多样化的食物选择,包括全谷物、新鲜水果和蔬菜、优质蛋白质来源(如瘦肉、鱼、豆类和蛋)以及适量的健康脂肪(如橄榄油、牛油果)。适当的份量:根据宝宝的年龄和活动水平来确定食物的份量。
3、如果想要让娃喜欢上食物,家长就要从小培养他对食物的好奇心,教会他如何品味食物中的味道,享受食物带来的美味感受,能够养成他良好的饮食习惯,帮助他第一时间感知到自己是否已经吃饱了。
宝宝营养婴幼儿饮食七大误区
误区三:奶粉越浓,营养成分越多。许多家长可能会认为,奶粉越浓,营养成分越多,对宝宝生长发育越有利。然而,奶粉配制过浓会加重胃肠道负担,导致消化功能紊乱、肠胀气等问题,同样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应按照奶粉罐上的详细配制说明,选择适宜的奶粉浓度。误区四:保健品有益健康。
七大误区之七:宝宝是纯母乳喂养,一点都不能给宝宝喝水。虽然有些观点认为4-6个月内的宝宝只需母乳,不必加喂水,但要视情况而定。北方的冬天天气干燥,如果室内温度过高,新生儿容易缺水。再者,天气太热或出现腹泻时宝宝体内也会缺水。缺水时宝宝的嘴唇看上去干燥起皮,情绪不安,爱哭闹。
误区二 现杀的活鱼更营养 活鱼现杀并不科学,因为活杀现吃,鱼体内的有毒物质往往来不及完全排除,鱼身上的寄生虫和细菌也没有完全死亡,这些残留毒素很可能对身体造成危害。此外,活杀现吃的鱼蛋白没有完全分解,营养成分不充分,口感也并非最好。此外,对于鱼类,要有选择地吃。
婴幼儿喂养与营养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婴幼儿喂养与营养指南2023、婴幼儿喂养与营养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