鹌鹑养殖技巧和方法(鹌鹑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今天给各位分享鹌鹑养殖技巧和方法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鹌鹑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鹌鹑怎样养殖鹌鹑养殖的方法
科学选种:鹌鹑的生长速度非常的快,养殖45天至50天后就能成熟。此时要选择发育良好,健康无病,体型丰满,这样的鹌鹑最适合当做繁育的种鹌鹑进行饲养,公母的比例在1比3也就是1只公鹌鹑要搭配3只母鹌鹑,让鹌鹑在自然的环境当中进行交配。
新手养鹌鹑的必看方法有适宜温度、开食、饲喂管理、分群等。适宜温度 鹌鹑适宜生活在温暖的环境中,养殖鹌鹑时,需要在其出生前3天,将环境温度控制在36-37度之间,在4-10天,要将室内的温度调节至32-35度之间,并且要每周降温2-3度,直到室温为22-25度,避免鹌鹑被冻死。
建筑笼舍 用笼舍法养鹌鹑效果好,可采取竹木结构建筑,笼长80厘米、宽50厘米、高30厘米,搭架分层饲养。笼舍要设在清静通风、向阳、光线好而保温的房屋安置,注意调节温度,保持冬暖夏凉,严格控制畜禽(狗、猫、鸡等)出入或人为骚扰。
鹌鹑怎么养殖鹌鹑的养殖办法
新手养鹌鹑的必看方法有适宜温度、开食、饲喂管理、分群等。适宜温度 鹌鹑适宜生活在温暖的环境中,养殖鹌鹑时,需要在其出生前3天,将环境温度控制在36-37度之间,在4-10天,要将室内的温度调节至32-35度之间,并且要每周降温2-3度,直到室温为22-25度,避免鹌鹑被冻死。
要勤扫笼舍,清除粪便(每天要清除粪便一次,至少两天一次),防止潮湿、污染,经常刷洗槽具,保持干燥卫生。0~4日龄常表现出逃窜的野性,加料、喂水要当心,防止饲料被扒食溅失,防止饮水沾湿绒毛。
鹌鹑的养殖:雏鸟出壳后,等毛干后放到育雏箱内进行饲养,第1-3天育雏箱的温度为35℃,以后逐日下调温度,第7天降至32℃,第14天为30℃,第21天为25℃,第28天以后在22-20℃左右的常温下饲养即可。喂饲的原则是先饮水,后开食。可分为单饲式和群饲式。
温度控制:鹌鹑在不同生长阶段对温度的需求不同。刚出壳的小鹌鹑需要保暖,适宜温度为35~38℃。大约每周降低2℃,1个多月后,温度可调整至25℃左右,并保持这一温度进行日常养殖。 密度控制:鹌鹑在不同生长阶段需要调整养殖密度。
建筑笼舍 用笼舍法养鹌鹑效果好,可采取竹木结构建筑,笼长80厘米、宽50厘米、高30厘米,搭架分层饲养。笼舍要设在清静通风、向阳、光线好而保温的房屋安置,注意调节温度,保持冬暖夏凉,严格控制畜禽(狗、猫、鸡等)出入或人为骚扰。
鹌鹑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1、建设适宜的鹌鹑舍:采用合适的笼养方式对鹌鹑进行养殖,可以使用竹木结构搭建舍笼,尺寸规格为长80厘米、宽50厘米、高30厘米。鹌鹑舍应分层搭建,以便于管理。 配制合适的饲料:鹌鹑的饲料配方应合理,一般推荐玉米占50%,豆饼占8%,骨粉占5%。
2、饲料喂养:小鹌鹑的饲料应以动物性蛋白为主,如鱼虾、昆虫等。同时,适当补充谷物、蔬菜等植物性饲料,以确保其营养均衡。 饮水管理:保持水源清洁新鲜,每天更换一次饮水。 温度控制:鹌鹑对温度较为敏感,需要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特别是在雏鹌阶段,温度控制尤为关键。
3、- 定期清洁鹌鹑笼子,防止疾病传播。 - 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请教兽医。 养殖注意事项: - 鹌鹑是群居动物,最好养多只一起,以免它们感到孤独。 - 鹌鹑需要足够的运动空间,可以适当放飞或提供合适的鹌鹑玩具。 - 鹌鹑的饲养周期较短,一般在2-3个月内即可达到成熟。
4、鹌鹑养殖温度管理:在鹌鹑出壳后的前3天,保持舍内温度在36-37℃,以帮助它们适应外界环境。随着鹌鹑的成长,从第4天到第10天,将温度逐渐调整至32-35℃,之后每周降低2-3℃,直至鹌鹑能够自我调节体温,将舍内温度维持在22-25℃。
5、每天鹌鹑要接受16个小时的光照,在自然光不够时,可以进行人工补充。注意人工补充时,光照不要太强,可使用弱光。卫生 一般来说,鹌鹑体质较好,不容易生病,但在养殖时,还是需要注意卫生,做好相关的预防措施。养殖鹌鹑时,需要做好定期的清理和消毒,保证鹌鹑所生活的环境干燥和通风。
6、合理设置鹌鹑舍 通常根据养殖数量建设小型、中型和大型鹌鹑舍,室内家庭饲养一般以小型鹌鹑舍为宜,可养500-800只。日常管理 当鹌鹑在出壳15天后便可上笼饲养,雄雌比例以1:2为宜,将室温控制在27℃。平时需要注意通风防止疾病发生,保证食槽中有水有饲料,同时控制饲养密度。
关于鹌鹑养殖技巧和方法和鹌鹑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