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儿童心理发展理论研究进展(国外儿童心理学)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国外儿童心理发展理论研究进展,以及国外儿童心理学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儿童心理学的新皮亚杰主义
皮亚杰的理论在20世纪20年代诞生,50年代趋于成熟,全球范围内受到广泛关注。众多心理学研究者对其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尤其是“守恒”概念的验证实验超过3000次,推动了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促使皮亚杰理论新进展的三个方面构成了新皮亚杰主义。首先,对原有研究方法和结果的修订成为关键。
促使皮亚杰理论获得新的进展的主要原因及其表现有三个,这三个均可成为新皮亚杰主义。(一)对皮亚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进行修订,是促使皮亚杰理论发展的第一原因当前,西方儿童认知发展理论的一个新趋势,就是对皮亚杰儿童发展阶段理论的两种质疑。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Piaget)以其对儿童智慧发展规律的创造性研究而闻名于世,是当代最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Halford[1]认为,到目前为止,皮亚杰对发展心理学所发生的影响还没有一种理论能与之相比。
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理论认为
1、维果茨基认为最重要的心理工具是语言,他认为儿童使用语言不仅限于社会交往,而且也是以一种自我管理的方式计划指导和监控自己的行为自我管理的语言被称为“内在言语”或“个人言语”37岁,儿童出现了由外部语言向内部。
2、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心理学家是维果茨基。维果茨基是苏联心理学者,他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理论。这一理论主要探讨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过程。维果茨基认为,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应该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进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3、可调性不断增加,促进高级心理结果的形成;心理活动的个性化:儿童心理的发展主要是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内化论 内化是个体将外部的实践活动转化为内部的心理活动的过程。最近发展区 维果茨基认为儿童有两个发展水平:一个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个是即将到达的发展水平。
4、参考解析:【参考答案】维果茨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另一个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也就是说,儿童在知道的情况下。
5、③在发展是否存在阶段性上,皮亚杰认为儿童的发展存在阶段性;维果斯基认为发展是连续的没有绝对的阶段。④在思维与语言的关系上,皮亚杰认为思维发展决定语言的发展;维果斯基认为语言的发展决定思维的发展。
儿童心理研究论文(2)
并且同伴数量随着幼儿年龄的成长在不断变多,其交际范围也不断拓宽,单独的玩耍已经转化为群体的活动,而当幼儿没有朋友的时候,会虚构出一个儿童与自己玩耍,由此可见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幼儿的心理健康有积极影响,而人际关系不好则容易使学生产生自卑等不良的情绪。
随着儿童心理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者们开始把眼光投向人的生命全程。Kuhn明确主张把心理理论研究和认识发生理解的研究结合起来,提出了心理理论的毕生发展观点,认为心理理论的发展是一个毕生的任务。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篇一:《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当代教育的主题,也是幼儿教育的主题。所谓健康心理是指一个人心理各方面以及和社会环境之间处于一种积极协调、统一的状态。心理健康的人,情绪愉悦稳定,生活态度积极,人际关系和谐,行为能自我控制。
了解了心理健康的基本内涵,就可以帮助判断自己的心理健康善状况,并采取相应的心理卫生保健措施,从而达到身心全面健康。
《儿童心理学》艾利康宁和达维多夫的儿童心理学观点
首先,艾利康宁和达维多夫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论,是对维果茨基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分期观的继承,又是他们自己研究的成果。其次,艾利康宁和达维多夫分期的标准是儿童发展的主导活动。再次,艾利康宁和达维多夫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论强调主导活动与儿童心理,特别是个性形成的一致性。
第五类意见是以活动特点作为划分标准。艾利康宁和达维多夫的分期可以作为代表。他们把儿童心理发展分为:直接的情绪性交往活动(0~1岁);摆弄实物活动(1~3岁);游戏活动(3~7岁);基本的学习活动(7~11岁);社会有益活动(11~15岁);专业的学习活动(15~17岁)。
系统地提出其儿童心理发展阶段论。他的学生达维多夫是这个理论的积极推崇者,并进一步发展了这个理论。艾利康宁和达维多夫分期的标准是儿童发展的主导活动。其儿童心理发展阶段论强调主导活动与儿童心理,特别是个性形成的一致性。
维果茨基(Л.С.Выготский,1896—1934)是苏联建国时期卓越的儿童心理学家,他的思想是在20世纪20~30年代形成的。他企图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来建立新的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他的主要著作有《思想和语言》(1934)和《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1960),都是在他去世以后刊布的。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历史与现状
1、儿童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都属心理学范畴。区别在于:儿童发展心理学注重研究儿童的生长发育阶段出现的问题。比如:儿童为什么会说谎话?为什么会怕见生人?为什么会产生攻击别人的行为等等。教育心理学注重教育方面的问题研究。
2、幼儿教育心理思想研究幼儿教育心理思想发端于14至16世纪欧洲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高擎人文主义旗帜,提倡人权和人性自由。这种以人为中心,一切为了人的利益的新人类观,为儿童的命运带来了重大的转机。在这一历史背景下,一位思想家的教育心理学思想及其代表作具有划时代的影响。
3、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史,就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相结合并逐步形成一门独立的心理学分支的历史,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第一次提出“教育教学的心理学化”的思想。
发展心理学的新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发展心理学领域正经历着一系列新的趋势。首先,研究思路趋向生态化,强调在自然环境中研究儿童的心理与行为,如在儿童依恋研究中,实地观察成为关键。其次,研究方式呈现出跨学科和跨文化的特点,多学科协作日益重要,如儿童阅读研究会邀请认知心理学、生理心理学等专家共同研究。
总之,心理学专业的发展趋势体现了该学科的不断进步和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未来,心理学专业人才需要具备跨学科知识、技术应用能力、文化敏感性、预防意识和积极心理学素养,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福祉。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新趋势表现在如下:研究学习者的主体性。研究学习者的能动性。研究学习的内在过程和机制。研究社会环境的影响。研究实际情境的影响。研究文化背景的影响。研究学习环境设计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信息技术的利用。
关于国外儿童心理发展理论研究进展和国外儿童心理学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