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东大肛肠医院黑不黑警惕!肠癌成中国第二大癌症,定期检查是关键!
广州东大肛肠医院黑不黑警惕!肠癌成中国第二大癌症,定期检查是关键!
大肠癌是结肠癌和直肠癌的总称,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保持上升趋势。2020年中国癌症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部恶性肿瘤中分别位居第2和第5,且多数病人在确诊时已属于中晚期。
这是由于大肠癌早期缺乏特异性表现,有的患者仅表现为大便习惯性改变和程度不同的便血,因而常常被误诊为痔疮、肠炎等相似疾病。了解肠癌的早期「警示」,对提高肠癌的发现率、治疗率都很重要。
大肠癌的早期症状
1、大便习惯或性状改变
大肠是人体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形成和排出粪便。当大肠发生癌变时,最早期的症状往往表现在大便习惯的改变。比如:
- 突然出现大便次数增加或减少
- 腹泻或便秘交替
- 粪便带血或黏液便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大肠癌的便血是持续性、慢性带黏液血便。患病者通常便意频频,而且有时只排泄出一些血或黏液而无粪便。所以,如果有持续的便血或大便潜血试验阳性者,要做进一步肠镜检查,以排除是否大肠癌引起。
2、腹部不适或有肿块
由于就诊时患者多属晚期,容易发生急性肠梗阻,所以40%左右的患者是以腹痛为第一表现的。早期肠癌患者可能出现腹部不适,症状包括但不限于胀气、痉挛、持续性钝痛、腹部肿块等。这些症状容易与其他消化系统疾病混淆,因此需要特别关注。
3、贫血、乏力等全身症状
大肠癌的临床表现还包括全身症状:贫血、消瘦、乏力、低热等,晚期可出现腰骶部疼痛、黄疸、腹水等。
对原因不明的缺铁性贫血、消瘦、乏力等患者,要考虑大肠癌慢性失血的可能,应做大便潜血检查,必要时行钡灌肠检查、肠镜检查等。
有效筛查是关键
肠镜是目前诊断大肠息肉较为理想的检查方法。可直接观察到全肠道情况,同时镜下对病灶进行活检。
肠癌高危人群包括:
1、一级亲属有肠癌病史,包括:父母、子女和兄弟姐妹;
2、患有肠道腺瘤性息肉;
3、类便隐血试验为阳性;
4、有8~10年长期不愈的炎症性肠病病史;
5、长期酗酒者、高脂肪高蛋白饮食者;
6、曾进行肠癌切除术、腹部、盆腔放疗的患者。
上述6类人群应留意不适症状,并定期进行肠镜检查。对于非高危人群来说,一次高质量的肠镜检查,可降低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作用可以持续5年时间。
广州东大肛肠医院以基层党支部党建为统领,不断丰富基层党支部党建工作的内涵和外延,让“能吃苦、能奉献、能战斗”精神成为高高飘扬的战斗旗帜,飘扬在人民群众的心头。在党建工作引领下,广州东大肛肠医院于2018年7月获得“大塘街道党建工作示范单位”称号,于2019年7月获得“大塘街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